资讯中心NEWS CENTER

在发展中求生存,不断完善,以良好信誉和科学的管理促进企业迅速发展
资讯中心 产品中心

首页-资讯中心-江苏高效厌氧反应器装置

江苏高效厌氧反应器装置

更新时间:2025-10-06      点击次数:2

厌氧系统氧化还原电位(ORP):

氧化还原电位,是用来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宏观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电位越高,氧化性越强,氧化还原电位越低,还原性越强。电位为正表示溶液显示出一定的氧化性,为负则表示溶液显示出一定的还原性。厌氧反应器内的ORP范围在-400~-100mv中,比较好的ORP应当为-400~-350mv。在运行过程中,反应器内ORP越低,显示出反应器的厌氧条件越好。反应器发生酸化后,ORP会有较大上升,难以确保甲烷菌正常生存所需要的厌氧条件,进而使得产甲烷菌的活性受到抑制。



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有三个阶段。江苏高效厌氧反应器装置

水解产酸菌与产甲烷菌的关系:

水解产酸菌与产甲烷菌的代谢相互协同又相互制约。厌氧消化是许多厌氧细菌混合在一起进行的发酵过程。各类微生物的代谢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一个复杂的共生系统中同时进行的。每种微生物的代谢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协同又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各类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它们对有机物的协同利用上。它们相互合作,把各种碳链较长的、结构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成碳链较短的、结构简单的有机物,直至由产甲烷菌将它们转变成只含1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甲烷和二氧化碳。这种协同关系具体表现在水解产酸菌为产甲烷菌提供生长和产甲烷所需要的基质;产甲烷菌为水解产酸菌消除有机酸和氢的伤害、并提供促进生长的因子;水解发酵细菌、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相互制约。 江苏高效厌氧反应器装置折流板厌氧反应器结构简单、效果稳定。

UASB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有机废水以一定的上升流速从反应器底部进入UASB的颗粒污泥床,废水中的有机物与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接触并产生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的形式释放,并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气泡的搅动和上升流速的共同作用下,颗粒污泥床发生膨胀,部分颗粒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形成污泥悬浮层。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底部的污泥层中开始消化,在上部的污泥悬浮层中完成消化。经厌氧消化后的废水流经三相分离器的窄缝,进入UASB的污泥沉淀区,厌氧消化液中的污泥在沉淀区内沉淀下来,又通过三相分离器的窄缝,重新返回至UASB的反应区内,继续参与有机物的厌氧消化。厌氧出水则从上部的溢流堰排出。

旧反应器改造为IC内循环反应器:

在处理有机废水的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反应器优于絮状污泥反应器,IC反应器优于UASB和EGSB。要实现厌氧技术的提升与更新换代,对旧厌氧反应器进行改造无疑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改造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提高旧反应器的处理能力。改造旧厌氧反应器,只需要按照IC反应器的设计原理,在原有反应器的罐体内安装上内循环装置,只要能引发发酵液连续的内循环,再更换上一个性能好的布水器,必然会带来以下结果:

①可以降低IC反应器上反应室的产气负荷,减少污泥流失,有利于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

②可以增加IC反应器下反应室的水力负荷,有利于改善传质速率。

③由于提高了污泥浓度和传质的速率,必然会提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和COD去除率。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目前世界上效率很高的厌氧反应器。

关于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的流失:

    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可达到18~100m/h,颗粒污泥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窄缝处的上升流速能超过18m/h的情况不多见,颗粒污泥通常都能比较容易的通过三相分离器的窄缝而返回反应器中,因此水力负荷对颗粒污泥流失所造成的影响较小。

    造成颗粒污泥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产气负荷:

1)颗粒污泥同絮状污泥一样,也会因吸附微小的沼气气泡而产生抬升力,但是由于颗粒污泥比表面积小,与絮状污泥相比,颗粒污泥所受到的抬升力要小得多。因此,沼气的抬升力不是造成颗粒污泥流失的主要原因。但沼气气泡对密度较小的颗粒污泥或细微颗粒污泥的抬升作用仍是不可忽略的。

2)沼气气泡破裂时,在冲刷的作用下,即便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较大,也难以抵挡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冲刷作用。因此沼气的冲刷作用是导致颗粒污泥流失的重要原因。

3)当颗粒污泥反应器中存在大量的絮状污泥时,颗粒污泥的原始核粒以及刚开始成长的较微小的颗粒污泥,往往被包裹在絮状污泥中。当絮状污泥流失时,他们会受到絮状污泥的裹挟而流失。当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浓度较高时,SS对细微的颗粒污泥也会产生裹挟作用。因此絮状污泥和SS的裹挟作用是细微颗粒污泥流失的重要原因。 IC 厌氧反应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控制厌氧处理影响因素方面比其它反应器更具有优势。潍坊CSTR厌氧反应器工艺

厌氧接触工艺是在连续搅拌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的一种较高效率的厌氧反应器。江苏高效厌氧反应器装置

pH值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①发酵液的pH值在6.2~8.0的范围内,厌氧消化能够顺利进行。当pH8.0时,厌氧消化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或完全的抑制。pH

②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反应器中发酵液的pH值能自然稳定在6.5~7.5的范围内,并不需要人工进行调节。如果发酵液的pH值超出6.2~8.0的范围,预示着反应器可能出现问题或已经出现了问题,这时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

③能迅速产酸的有机废水(如含糖和淀粉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后,会导致pH值下降,一经消化,pH值便会迅速上升与恢复。

④含大量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后,由于氨/铵的释放,pH值会有所上升。

⑤厌氧消化反应适宜的pH值为6.5~7.5。但这并不意味着进水的pH值都必须要达到6.5~7.5的范围。很多酸性有机废水在进入厌氧反应器前,不必把废水的pH调节至中性。

⑥用碱调节pH值偏低的废水也是有益的,因为可以增加进水中的碱度,增强对厌氧消化液pH值的缓冲能力。 江苏高效厌氧反应器装置

关注我们
微信账号

扫一扫
手机浏览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爱科特克商贸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移动端